这个十一不再去欧洲,改去南半球的澳大利亚,感受一下那里的自然风光,这也是我第一次踏上南半球的土地。
第一站选择了悉尼,熟悉这个城市大概在北京第一次申奥的时候。记得半夜起来看直播,结果北京两票输给了悉尼,没能在2000年获得奥运会主办权。第二天到学校后,班里的同学还义愤填膺。
悉尼最广为人知的就算是悉尼歌剧院了吧,第一站我也选择来这里看看。酒店紧挨着海德公园,步行来到皇家植物园,这里可以从远处观看悉尼歌剧院以及背后的海港大桥。
海德公园内的一处喷泉
澳洲白鹮,在悉尼市内随处可见。身体白色,头、嘴、脚和尾巴是黑色。
终于在落日时分赶到海边。
第二天路线与前晚一致,穿过海德公园直奔歌剧院。
在歌剧院外面的长椅上画画,有个4岁多的男孩过来看我画,问问这问问那。
从歌剧院出来,沿着海边向海港大桥方向走去。
我注意到她的左臂上纹了弗里达卡罗的头像,她一定喜欢这位传奇女画家。
来到海港大桥,此时天空开始飘起小雨。
路过岩石区(The Rock),这里保存了很多旧建筑,由于一会儿还要去美术馆,没在这里停留多久。
路过当代艺术馆的商店,在里面挑了一个包装印有弗里达卡罗的小香皂。
新南威尔士美术馆,碰巧有 John Russel 的特展,他是澳大利亚籍的印象派画家,生活在法国,和梵高是好友。展览当中就有他为梵高画的肖像。
这幅画是整个展览里我最喜欢的。
放大看,笔触很印象派。
常规展里有一部分是澳洲本土艺术,也有一些印象派、后印象派名家的作品,但远远不及欧洲美术馆丰富。在亚洲展区里竟然还看到一幅老树的画。
把人物画成这样也只有弗洛伊德了。
当代艺术品也有,就随便看看好啦。
第三天小雨依旧,天气阴冷,在酒店里慢悠悠的吃完早饭,临近中午才出门。今天选择来澳大利亚博物馆(Australian Museum)。
这些类似图腾的东西是用来纪念死人的。
从博物馆出来就在市中心闲逛,先去了一家画材店。恰好带来的本子快要画完了,看到店里阿诗的水彩本在打折,于是收入囊中。
接着又来到 Dymocks Sydney,在这里挑了一本书,是讲如何制作手绘地图的。
纪伊国屋书店里有港台版的中文书出售,我选了一本章诒和的《往事并不如烟》,封面是艾未未的速写。
留言